江苏“十三五”蓄势待发 太湖水污染治理欲投百
发布时间:2020-10-14 12:53:12
“水上有白帆,水下有红菱。水边芦苇青,水底鱼虾肥。”说起太湖,人们总会想到这首吴侬软语唱出的《太湖美》。作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、江苏境内最大的湖泊,太湖的柔美使人心向往之,而它的承载和奉献也一度让自己“伤痕累累”。

2月20日至21日,江苏省委书记李强调研苏州时专门乘车沿太湖考察生态保护情况。在杵山生态公园察看太湖水质时李强提到,要多策并举加强沿太湖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,让太湖再现碧波美景。据了解,对于太湖生态环境的治理,江苏行之有年,在“十三五”期间,更是要投入一系列的“大动作”;而太湖沿岸各市,今年也会施展出令人期待的治污新招。
“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。”这可能是很多人对太湖最初的印象。但2007年爆发的那场蓝藻让太湖震惊了全国。也正是从那一年起,江苏开始在太湖水环境的整治上发力。
2007年9月,《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》修订实施,治太工作开始启动。通过制定实施应急预案,严格落实防控措施,国家提出的“确保饮用水安全,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”目标至今已连续实现8年。
关闭化工企业4300多家,关停不达标企业1000余家;治理畜禽养殖场2000多处,拆除网围养殖36万亩……多年的治理让太湖的水质呈现持续向好的态势。根据统计数据,目前,太湖的水质已从中度富营养化转化为轻度,15条主要入湖河流,也由2007年9条劣V类改善为全部达到IV类以上。
整个太湖有四分之三的面积在苏州,太湖的生态环境可以说是苏州环保最核心、也最脆弱的地带。目前,苏州正在进行着“两减六治三提升”专项行动,计划到今年年底,完成太湖一级保护区化工企业的关停并转迁任务。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年底前,太湖一级保护区将被建成为禁养区。二级保护区实行畜禽养殖总量控制,不得新建、扩建畜禽养殖场。苏州市太湖办工作人员说,新一轮的治太计划“将以省里下达的方案为指导,制定出具有苏州特色的治太新举措。”
近年来,常州通过减少工业废水排放、控制农业污染源、治理城镇污水等多项措施,切实防治太湖水污染,区域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。把太湖治理打造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工程,是常州市对“具区吞灭三州界,浩浩汤汤纳千派”的太湖作出的郑重承诺。
而就在2月21日,江苏省住建厅副厅长陈浩东带领省检查组来到镇江,考核2016年度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。根据现场汇报,镇江2016年度太湖水污染治理目标责任书12项任务基本完成,年内共投入太湖治理工程资金约7.2亿元。接下来,镇江将以水质改善为核心,以控磷降氨为主攻方向推进太湖治理。
下一篇:没有了!